一、最新政策动态
1.1 香港金管局推两项新举措加强金融科技力量
11月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公布两项新举措,进一步加强香港的金融科技力量。在绿色债券代币化方面,金管局与国际结算银行创新枢纽(BISIH)辖下香港中心建立了一项原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之一是完成了在香港向零售投资者发行代币化绿色债券的概念认证。另外,金管局推动合规科技应用的工作进入新阶段,宣布将于11月5日与数码港合作推出“反洗钱合规科技实验室”(AMLab)系列,五间银行将会率先联同数据专家首次应用合成数据,探索使用数码足印进行更全面的网络分析。这一实验室将加强银行的能力以防御欺诈和金融罪行所导致的客户损失。
(信息来源:移动支付网)
二、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动态
2.1 科技公司Aave V3将引入支持以太坊Layer 2以及跨链等功能
11月5日,总部位于伦敦的科技公司Aave发布更新,描述了其协议的V3以及更新中包含的新功能。V3更新准备创建下一代Layer-0 DeFi协议,并指出这将改善用户体验、资本效率、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该更新将引入几个值得注意的功能,包括对以太坊上各种第2层网络的支持;一个名为Portal的跨链功能,允许资产在不同网络上的Aave部署之间移动。该更新还将去中心化新资产的上市,允许Aave治理授予各种实体通过链上投票在平台上列出资产的权利。最后,升级将带来风险管理改进,例如引入债务上限的隔离模式。
(信息来源:金融信息化研究所)
2.2 甲骨文开放人工智能服务供公众使用
11月4日,甲骨文公司正通过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服务,向客户释放其内部人工开发体验的好处,这些服务可以整合到用户开发的应用程序中,而无需数据科学经验。Oracle云基础设施AI服务已经接受了面向业务数据的预培训,并可以通过组织的定制培训进行补充。甲骨文云的首席技术官Greg Pavlik说,这六个分立模块覆盖了两个领域。一个是感知服务,比如语音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另一个是通过观察和数据进行决策。Pavlik说,这些功能将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来访问,从而更容易与现有或新开发的应用程序集成。他说,使用者不需要了解科学,虽然这些对数据科学家来说是有用的服务,但关键是将自适应机器学习的力量带给数据科学界以外的人。甲骨文云基础设施软件开发副总裁Elad Ziklik表示希望将人工智能融入大众生活。
(信息来源:金融信息化研究所)
三、金融机构研发应用动态
3.1 中国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11月3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发布用例手册发布,中国银行在监管指导下参与货币桥项目,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中国银行总行与中银香港共同参与验证了基于货币桥的订单融资业务和跨境支付业务。货币桥项目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支持,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及中国人民币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同发起。该手册展示了国际贸易结算、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等15个潜在应用场景,介绍了基于货币桥的国际贸易结算的测试情况。此次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是中国银行探索数字货币时代跨境支付的重要尝试。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中行参与并见证了跨境支付从实物到数字时代的变迁,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支付体验。未来,中行将在监管指导下积极参与货币桥项目,为数字货币时代跨境支付作出贡献。
(信息来源:金融界网)
3.2 恒丰银行“三秋”服务队利用遥感技术破解粮农融资难
近日,恒丰银行落地山东省首个“卫星遥感数据农业托管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创新金融业务。该项业务是恒丰银行与中化现代农业(山东)有限公司基于“数字农业金融”深度合作的背景下,针对粮食规模化种植开展的金融创新探索。恒丰银行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农户土地位置、面积,准确测算贷款需求,还能通过卫星光谱影像,跟踪了解粮食作物生长情况、土壤墒情和病虫害等信息,提高贷后管理水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中化现代农业公司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转包(出租)合同后,即可享受小麦、玉米“耕种防收售”全程托管服务,银行贷款用于支付地租、农资、农服等“套餐”费用。粮食收获后,可销售给中化现代农业公司,归还银行贷款,实现资金闭环。
(信息来源:金台咨询)
四、专家观点
4.1 杨祖艳:征信体系全面发展需制度和技术统筹发力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9月正式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与未取得合法征信业务资质的市场机构开展商业合作获取征信服务,对于未有征信资质但实质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2023年6月底前完成合规整改。至此,业界普遍关注的征信“断直连”整改问题靴子落地。
华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级战略发展总监杨祖艳在《北大金融评论》上发表文章指出,“断直连”核心不在于“信息可不可见”,而在于“信息可不可直用”。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为解决征信供给问题和个人隐私保护提供了创新的思路方法,但在应用创新技术过程中,还需加大跨界讨论力度,厘清技术的作用边界,如此才能构建技术、制度、业务的良性循环发展。
(信息来源:北大金融评论杂志)
五、Fintech国际动态
5.1 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发布强制性命令减少已知漏洞被利用的风险
11月3日,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发布了强制性指令(BOD)22-01:降低已知漏洞的风险,该指令是一个针对联邦政府及其分支机构的强制性指令,为每个联邦机构设立了修复漏洞的时间节点,保护联邦政府的信息及信息系统。指令范围包括所有机构自行管理或第三方托管,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储存、传输、传播等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指令要求各机构,一是在60天内更新能够匹配指令的漏洞管理制度。二是在6个月内修复所有2021年前的漏洞,并在两周内修复其他所有漏洞。三是汇报漏洞库中所提到的漏洞状态,各机构将通过持续诊断和缓解(CDM)系统仪表盘进行自动数据交换以及汇报指令执行情况。
(信息来源:金融信息化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