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龙头齐聚,共探“区块链”产业如何助推黄埔区域经济发展
区块链产业有哪些发展前景?区块链技术又该如何赋能黄浦区域经济发展。10月15日,主题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产业赋能”的沙龙活动在BFC外滩金融中心成功举办。区委副书记、区长沈山州出席并致辞。
沈山州表示,近年来,黄浦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在黄浦集聚、应用和发展。从资源禀赋来看,黄浦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尤其是黄浦的跨行业融合氛围浓厚,应用场景丰富,配套专业服务能级高,是科创企业发展的热土;从产业集聚来看,黄浦区块链产业正在加速蓬勃,从蚂蚁区块链等一批优秀的区块链企业的接连落地,到趣链科技“金融科技公共服务协调创新中心”的揭牌成立,越来越多区块链企业在黄浦这块“试验田”上扎根成长;从营商环境来看,当前黄浦正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个重大机遇,积极开放一批金融、政务和民生场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更多区块链企业实现技术应用、发布行业标准、吸引行业人才。
(信息来源: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2.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国内首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投入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
2021年10月15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联合主办的“2021务实·精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投入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正式发布国内首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投入有效性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具备权威性、公信力的评价体系,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投入提供决策依据,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信息来源:中国通信院CAICT官方微信号)
3.英国金融科技公司呼吁智能数据权利推动开放金融
由英国金融科技组成的联盟最近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政府加快实施“智能数据权利”,使消费者能够控制自己的数据,从而发挥开放金融的潜力。
这封由倡导组织数字经济联盟(Coadec)组织并由众多挑战者银行、数据聚合商、个人财务管理提供商和支付公司签署的信函,呼吁将智能数据权利纳入明年的女王计划演讲。
英国率先推出开放银行制度。在过去三年中,将近400 万英国人使用了开放式银行解决方案。然而,随信附送的一份报告称,为了超越开放银行业务并实现开放金融的潜力,并防止英国落后于澳大利亚和韩国等国家,政府需要干预,具体改革包括取消目前强加给开放银行用户的 90 天身份验证要求,以及现有数据持有者对实时数据共享的强制要求。
该报告认为,通过引入智能数据权并让英国人分享更多数据,英国将看到竞争改善、创新的发声以及社会服务的优化。根据麦肯锡2021年的报告,如果金融开放可以在英国最终实现,预计到 2030 年,英国GDP 可能增长1%-1.5%。
创新金融政策主管亚当杰克逊说:“开放银行推动了英国的金融创新。随着其他国家采用的普及,智能数据的进一步发展将使英国成为创新的温床。正如这封公开信和 Coadec 的报告所呼吁的那样,智能数据权利将是最好的下一步,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数据经济的可能性,并使消费者能够控制他们的数据。” (信息来源:UK fintechs call for smart data right to drive open finance
https://www.finextra.com/newsarticle/38863/uk-fintechs-call-for-smart-data-right-to-drive-open-finance)
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传统金融业深度融合,成为金融创新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为抢占这一制高点和全新的主战场,近几年不吝血本、不惜体力。
作为国内最早关注和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城市之一,深圳当仁不让。经过近年来的培育和努力,深圳金融科技已然实现质的飞跃,成为金融业又一张亮丽名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2021年3月,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第29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再次提升,位列全球第四。
(信息来源:深证发布官方微信号)
5.任泽平揭秘蚂蚁:互联网思维切入金融科技赛道
蚂蚁的成功,是新旧经济交替的产物,本质上以蚂蚁为代表的新经济商业模式对传统模式的逆袭。从淘宝、支付宝诞生的2003年起,中国庞大的互联网流量不断上升,蚂蚁仅靠一张支付牌照,依托阿里巴巴丰富的电商场景快速崛起,成为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蚂蚁做大后没有固步自封,通过抓住传统金融痛点、打造爆款产品、适时开放平台、回归技术本源等战略步步为营,与时俱进,最终筑造坚固护城河,改写传统金融行业游戏规则,在金融科技版图上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
展望未来,蚂蚁这头飞奔的大象机遇依然广阔,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
机遇方面,一是“新基建”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科技、数据要素发展赛道广阔。未来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将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2020年“新基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4月《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文件,强调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蚂蚁集团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底层应用技术,掌握十亿用户底层数据,被赋予更高战略意义。
二是疫情加速金融科技发展。2020年疫情爆发阻断线下正常活动,但催生出线上金融服务和生活服务广阔前景。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了在疫情信息共享、远程诊疗、城市政务等方面的迅速布局应用;以封城、居家隔离等手段促进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在线办公、物流、新零售等新应用场景火爆,包括无人配送、无接触投递、智慧供应链、无接触购物等应用在疫情期间为人民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供给,由此催生了线上业务管理、客户服务、供应链金融等金融服务的需求,为蚂蚁集团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三是零售竞争加剧,未来面向2B。201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11.3亿,逐渐接近流量天花板,行业步入稳步增长期,各大互联网企业用于提高用户重复使用率和产品交叉购买的营销使得竞争加剧,利润难以增长。开拓B端商户市场成为新的出路,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19年第三方产业支付规模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13.2%,2B市场容量广阔,增长迅速,蚂蚁集团自多元的消费场景中积累大量商业客户具有先发优势,从获取的商户信息中提取需求痛点具有数据优势,针对性地为各行业商户提供支付、融资、理财等服务具有经验优势。
风险方面,一是金融业务监管趋严,最高贷款利率限制,告别金融高光时刻。8月21日,最高法发布关于修改民间借贷利率上限的决定,要求以每月最新发布的一年期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以最新9月21日发布的市场报价计算,当前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15.4%,相较于过去的24%上限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蚂蚁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消费贷款公司,新的上限监管要求可能会迫使贷款定价调整,放贷资金来源收缩等,从而降低企业盈利。
二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难点。今年以来,网络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更为受到重视,7月24日,工信部通报了58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企业的名单,要求整改或下家处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蚂蚁集团在交易中获取了海量的用户行为及隐私数据,但同时为其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等各个方面均应设置严格的条件和专业的技术防火墙。(CIS)
(信息来源:券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