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清算银行:大型科技公司或将推动稳定币的快速大规模使用
2021年10月6日,国际清算银行行长在名为“监管大科技:在金融监管、反垄断和数据隐私之间”的BIS会议上演讲时表示,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不仅会运营自己的支付系统,还会发行一种专供其系统使用的稳定币,例如Facebook的Diem提案。这种情况的影响将更加深远。首先,大型科技公司的大型网络可能会导致稳定币的快速和大规模采用。其次,稳定币可能会挑战银行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如果这些新工具影响了对银行存款的需求。第三,稳定币可能导致货币体系分裂。为了实现这种平衡,当局应考虑三种可能的反应,它们也不相互排斥。第一个是通过调整现有法规和监督来管理大型科技公司。第二个政策反应是在几个方面进一步刺激现有支付安排的改进,使其更便宜、更快捷、更透明和更可靠。第三种回应可能是影响最深远的:中央银行可以引入数字货币或CBDC。
(信息来源:未央网)
2. 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创“金融+科技”新篇章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网络安全、金融服务、金融科技等领域进行全面深入合作,共同开创“金融+科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谷澍对中国电子取得的成就表示敬意和祝贺。他表示,农业银行作为建设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立足三农,兼顾城乡,将与中国电子在自主安全领域有较多合作机会。下一步,农业银行将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为中国电子各领域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信息来源:财经日谈)
3.新加坡金管局推出数字资料分享平台应用于反洗钱领域
为应对洗黑钱和恐怖主义融资,金融管理局计划在后年上半年推出数字平台,让六家银行共享高风险客户和交易的资料,以及时识别和打击非法网络。
金管局表示目前各家银行如果发现可疑账户活动,在现有机制下无法彼此分享信息,因此不法之徒经常利用这个漏洞,通过在不同银行设立账户来进行非法交易。这使得银行没有足够信息及时侦测这些交易。
由金管局和六家银行联合创立的COSMIC洗黑钱和恐怖主义融资资料分享平台,将让银行安全共享有关资料做数据分析,以制止空壳公司非法进行贸易融资,以及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转移或出口等交易提供资金或金融服务。
(信息来源:8视界)
4.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远程银行人工智能客服评价指标规范》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远程银行人工智能客服评价指标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由客户服务与远程银行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牵头,12家成员单位共同制定。
《规范》聚焦于银行业人工智能客服评价的指标范围及内容、指标体系与指标计算,为近年来高速发展的银行业人工智能客服提供了统一的、可供参考执行的规范与指导。
聚焦智能客服,首发团体标准。《远程银行人工智能客服评价指标规范》的发布,将进一步提高银行业远程银行与客服中心服务与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和标准化水平,加强金融科技赋能,推进“线上化”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不断提升智能客服机器人的服务能力与服务质效,为广大客户提供普惠、智能、便捷、安全、优质的服务体验。
(信息来源:移动支付网)
5.工行:科技创新赋能贸易金融创新
近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的“‘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BRBR)金融科技论坛”成功在线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凝聚全球智慧,发挥金融科技赋能效应,助力银行企业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新机遇,加强“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国内数字化政策的颁布和金融科技行业的繁荣发展,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将获得极大的外部助力。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成果的作用,在日益复杂的业务环境下为“一带一路”相关贸易业务创新扩大成效,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商业银行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信息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