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介绍
参赛对象
赛事规则
赛事奖励

大赛背景

深入贯彻国家数字经济、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等战略部署,加快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挥“技术+数据”双轮驱动作用,助力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深入贯彻国家对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促成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助力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经济数字化转型。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22-2025年)》,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在两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圆满成功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承接和扩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科技企业、产业集团以及高校合作联动,秉承持续赋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初心,促进政产学研投跨界合作、跨学科创新研究和产业创新发展,有效形成应用导向的的金融科技“资源生态圈”。

两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圆满成功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承接和扩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科技企业、产业集团以及高校合作联动,秉承持续赋能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的初心,促进政产学研投跨界合作、跨学科创新研究和产业创新发展,有效形成应用导向的的金融科技“资源生态圈”。



第二届大赛回顾

第二届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和华东师范大学全程指导,由《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黄浦区金融办、普陀区金融办、苏州市金融科技协会、南京江东商贸区管委会和浙江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共同主办,由杭州市上城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建邺区金融监管部门、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上海股权投资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金融科技服务专委会、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浙江数字金融科技联合会、江苏省互联网金融联合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苏州工业园区领军元睿金融科技基金、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上海科创中心股权投资基金等14家机构共同支持。

本届大赛历时6个多月,得到了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四个省市、五大城市政府、行业组织、高校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等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截止202111月,大赛共收到503个报名项目,历经苏州、杭州、南京、上海四大赛区复赛,评选出高度符合大赛应用场景指引的项目182个,优质入围项目90个,并最终评选出57个优秀获奖项目。因受疫情影响,本次大赛共举办了4场项目路演、评审活动,三场高规格大型论坛活动,共有58位领导、嘉宾、评委专家参加了大赛六场活动,共吸引了20万多人次观看项目路演、评审和论坛的直播活动。至此,本次大赛活动无论是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还是大赛规模、内容和影响力都远超前届大赛, 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最好水平的金融科技领域品牌盛事。




pexels-photo-169647.jpeg


大赛基于金融科技所涉及的主要领域,结合长三角金融机构和实体产业需求,面向全球征集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通过初选、复赛、决赛的方式,角逐出各场景的最优解决方案。


参赛对象

  • 从事金融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

  • 高校及研究机构本科三年级以上的在校学生、青年教师;

  • 金融科技相关企业;

  • 参赛人员、团队和企业,须有两位行业内知名专家推荐。


主要技术应用

  •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原生,5G,物联网,隐私计算



应用场景和指引

以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为核心,应用于以下领域:


  • 数字化转型与智慧金融

    数字化信贷、创新支付、开放银行、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在消费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保险、证券

   

  • 资产管理与量化投资

    智能投顾、投研、理财与资产管理、投融资数字化、资产信用化、资产数字化(包括数据隐私保护、机构业务重构、资产确权等)

       

  • 普惠金融
    小微信贷解决方案、助力乡村振兴的智慧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解决方案、农村金融风险监控、互联网保险、社保金融一卡通

       

  • 产业经济与区块链

    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金融、区块链服务网络与平台、贸易金、支付清算、数字货币、智能合约

       

  • 实体经济

    金融新基建、金融业数据融合与应用、数据资产化(包括数据确权、数据共享、数据估值、数据流动、数据治理等、金融监管科技、金融安全、金融业数据融合与应用

   

   

大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原则,严格遵守评审程序,规范操作,确保评审结果客观、真实。评审团队来自长三角金融科技30人论坛专家成员、其他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著名专家、高管。


参赛作品要求

  • 参赛方案需根据大赛主题领域突出其应用性或者科技性价值;

  • 参赛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能服务或者创造应用场景;

  •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若发现直接取消比赛资格)。


比赛材料

  • 团队报名表

  • 项目计划书(中文或英文撰写)


评审规则

  • 评审委员会具有最终判定权及约束力

  • 初赛和复赛:每个项目不少于5名专家参加评审

  • 决赛:每个项目不少于8名专家参加评审


评审工作要求

  • 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团由金融科技行业专家、科研机构学者、创投机构投资人、上市公司负责人、财务专家、企业管理专家等组成

  • 评审专家备案:参与评审的专家需向大赛组委会备案,提交专家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所在机构名称,职位、联系方式、资质及荣誉证书、背景介绍等。

  • 评审维度及权重(不对外)


评选流程

  • 信息收集、意见征询、初步评审、复赛项目路演、专家评审总决赛奖项发布等多个赛程阶段,最终评定出年度优秀获奖项目,获奖结果将在12月总决赛上发布。


评审专家

  •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届金融科技学术委员会

  • “长三角金融科技三十人论坛”成员

  • 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评委会成员

评分项说明

  • 技术和产品:产品开发、生产策略,行业特点、竞争焦点、主要的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说明,主要介绍技术、产品及背景、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等;

  • 创新点及实施方案:项目或产品的创新点,预计项目或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的获利模式,是否制定周详的实施方案,如何开展等;

  • 行业及市场:市场定位及需求分析,行业历史与前景分析与预测,市场定位的合理性,未来市场销售预测,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限制等;

  • 团队:核心团队的组成,团队成员的背景、资历及学识是否足够支撑整个项目进行研发及创新;

  • 财务分析:企业历史及预测财务、团队预测财务的展示,是否存在资金壁垒,资金使用方向细目。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在建工程、研发投入、管理费等;

  • 评审专家评分定向:根据评审维度,专家以提交的项目计划书内容为主,筛选优质的团队

评审保密工作

  • 参加评审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应切实维护参赛者和评审者的权益,对任何违反保密协议、保密规定、侵犯申报者知识产权、办事不公正或者泄露有关评审情况的人员,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加评审工作的资格,并视情况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项目赋能(具备潜在商业价值的优秀项目)

  • 资源赋能:优质金融科技项目将直接对接银行、券商、资管等大型金融机构,国内产业龙头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应用与技术需求,进行资源深度匹配。


  • 资本赋能:长三角金融科技实验工坊、中国投资协会股权与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和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将携百余家对金融科技相关技术和产品有专业经验的判断力和投资能力的投资机构,给予资本赋能支持本次获奖和优秀参赛方案和项目。


  • 大咖赛后项目辅导:本次大赛将为入围决赛路演的10强项目提供免费的投资机构1v1路演辅导反馈,为优质企业提供资本角度、产业角度、专家视角等企业发展疑难解答。


  • 项目宣传推广:为决赛入围的10强项目提供大赛全方面媒体资源包,以深度内容曝光形式让优质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被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大众所认知。


  • 加速项目落地:直接对接与本次大赛合作的长三角最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提供项目孵化器以及各大区域丰厚的人才及项目推动政策。以务实为导向,提升项目商业价值,为优质项目实现赋能变现与赋能增值。


大赛奖项

  • 2022中国金融科技·金融机构最佳创新奖Top10

  • 2022中国金融科技·金融机构最佳应用奖Top10

  • 2022中国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奖Top10

  • 2022中国金融科技·最佳供应商Top10

  • 2022中国金融科技·最佳新锐企业Top10


    特设环节:

  • 2022中国金融科技·大学生创新奖Top10

  • 2022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创新人物Top10


报告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金融科技研究院、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联合发布

  • 《金融科技创新数字化应用企业案例集》

  • 《2022长三角金融科技最具活跃度城市报告》


大赛权益及奖励

  • 报名即可获得大赛参赛证明;

  • 免费获得知名业界导师的专业辅导,进入复赛的团队至少决赛前可以接受一次一对一的项目辅导;

  • 有机会获得大赛合作单位、专业机构等对获奖项目的投资孵化;

  • 有机会获得大赛协办方、各大合作单位的实习就业机会;

  • 有机会获得华东师大金融科技研究课题项目学习的机会。


资源支持

  • 政府资源:上海黄浦区、普陀区、苏州工业园区、杭州上城区、南京市建邺区金融科技企业和人才扶持政策

  • 合作对接长三角金融科技赋能成长营

  • 专业支持:长三角金融科技30人论坛专家成员+金融科技专家网

  • 官媒传播:《金融电子化》杂志社

  • 金融科技生态圈:对具备潜在商业价值的优秀项目,可参加成长赋能营,多方面专项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长三角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全球大赛
大赛邮箱:contact@yrdfin.tech